FM开聊| 与消费行业“老法师”童驯畅聊同犇的投资逻辑


偏好大消费、深耕大消费、擅长大消费的阳光私募是同犇的定位,其创始人童驯,12年卖方分析师经历,2008年至2012年连续5年获得新财富食品饮料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一名,2011年的新财富得分是全市场的最高分。2014年年初,童驯创办同犇投资。离开卖方5年,很多基金经理提起童驯时,会把他称为食品饮料行业的“老法师”。


 同犇投资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童驯做客开聊FM,畅聊同犇的投资逻辑。

Q: 童总,听说业内对您有个称号,叫食品饮料行业的“老法师”,您是怎么看待的?

童驯:这可能跟我的从业经历有关,我在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做了12年的卖方分析师,2007年至2013年这7年期间,主要看食品饮料行业,这期间,连续5年获得新财富食品饮料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一名。大家可能基于我的背景,给了我这样一个称呼。

Q: 卖方分析师直接转型做私募的很少,能够转型成功则更加难,同犇投资为何能转型成功?靠的是什么?

童驯:卖方分析师转型做私募的成功案例还是比较少的。我们之所以转型成功,客观讲也是运气好,一方面是因为我在申万研究所期间做了7年的消费品(食品饮料)研究,从过去20年申万行业指数的表现来看,食品饮料行业是处在第一的,指数涨了近14倍,其次是医药、家电、社会服务(旅游),前四个都属于大消费领域,我们认为消费品是很好的赛道。


另一方面在于我有6年的行业比较研究背景。申万当时成立了一个行业比较研究小组,我在2003年参与这个小组的工作,一直到2009年,这6年的行业比较研究训练对我的帮助非常大。通常而言,策略研究核心要解决三个问题:大势研判、行业比较和行业配置、主题选择。这三个问题中最关键的、含金量最高的就是行业比较。这六年的训练让我用行业比较的思维去看问题,所以我们公司有两个核心的投资理念:一是基于深入基本面研究的价值投资,二是基于行业比较思维的大消费投资。


有行业比较研究经历,加上对消费领域有研究,这两方面是我们转型成功的重要原因。


Q: 您曾经说过,2017年是去散户化的元年,个人投资者炒股越来越难,个人投资者必须选择靠谱的私募、靠谱的第三方理财机构来合作,您如此判断的依据是什么?


童驯:第一,当前经济增速下一个台阶。过去经济增长很快,很多行业都有机会,但是现在不一样,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经济也在转型,有些行业以前有机会,但现在可能没机会了。第二,众多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升,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公司才能获得更好增长;第三,投资者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,外资以及追求绝对收益的阳光私募占比不断提升,“去散户化”是必然的趋势,市场的玩法也逐渐发生变化。相比专业的机构投资者,个人投资者缺乏研究的优势,所以我们说个人投资者炒股赚钱会越来越难。


Q: 中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分化的阶段,既不是大一统的消费升级,更不是普遍的消费降级,而是消费分级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何把握投资机会?

童驯:总体来看,消费升级还是大的趋势。当然,不同的行业呈现的消费升级的态势也是不一样的。比如白酒行业,白酒的价格带很宽,从几块到上万块的产品都有,所以白酒行业能不断地适应消费升级,而另一些行业可能就不会表现这么明显。对于投资而言,选择标的时还是主要看估值、业绩,要选择增长比较快的公司。


Q: 可以说90后 00后决定了未来十年消费发展的走向,十年前,很多人说年轻人不喝酒,尤其不喝白酒,但现在白酒消费的主要群体正是十年前那批“不喝酒”的,您怎么看?

童驯:2001年茅台上市的时候,市场上有很多质疑的声音,有人说白酒是夕阳行业,有人担心以后的年轻人还会不会喝白酒。18年时间过去了,大家担心的这个行业指数上涨了33倍,年化收益率高达20%。白酒行业的逻辑是“少喝酒,喝好酒”, 但好酒的占比是很低的,2018年整个白酒行业的产量是870万吨,但高端酒的产量只有6万吨,而随着经济的发展,对于高端酒、次高端酒的需求会越来越高,其增长空间还是很大。白酒的逻辑不在于总量的增长,而在于结构升级,这是这个行业的魅力所在。而且,高端白酒有“面子”的消费属性,所以白酒价格会跟着居民收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走。

Q: 消费行业涉及竞争关系,很多数据都没有披露,寻找预期差并不容易,这意味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,您平时会用到哪些方法呢?

童驯:深入研究包括两个层面,首先,要研究清楚行业的逻辑和本质;其次,要掌握一定的人脉,通过人脉获得更多的信息,有了大量的信息就有了一定的判断力。个人投资者在投资时最好是在自己能力圈范围之内挑选公司,挑选一些有长逻辑、容易理解、容易跟踪的行业和企业。

Q: 从价值投资角度,如何理解“趋势比估值重要”?

童驯:不是说估值不重要,而是指基本面的变化趋势更重要。当行业景气度向上的时候,估值短期偏高的问题可以用时间来消化,这也是为什么好公司是稀缺的;反过来,当基本面变差了,也不能用PE来判断公司的真正价值。举个例子,在2012年10月-2013年9月,我们对白酒行业是看空的,因为当时行业景气面临明显下行压力;而在2016年3月份,我们开始重点关注大消费,因为2016年3月之后,食品饮料行业的景气度明显提升。趋势比估值重要不仅适用于行业和公司的分析,也适用于对大盘的分析。

Q: 同犇的选股逻辑中有一条是选择“估值可接受的高成长企业”,针对现在很火的科创板,您是如何看待它未来的成长趋势?

童驯:客观看,当前科创板的估值还是偏高,因为第一批科创板企业数量不多,有游资炒作的成分,等到后期第二批、第三批陆陆续续更多的企业登陆科创板,我们相信估值会回归到正常水平。

Q: 改革开放40年来,中国经济飞速增长,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内需的扩大,投资、出口、消费三驾马车功不可没。2019年进入下半场,中国经济何去何从,关键还是看这三驾马车。基于目前的形势和迹象来看,投资和消费将成为重点,只是近两年,经济增速放缓,加上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,市场上关于消费疲软的声音一直存在。对此,您有什么看法?

童驯:事实上,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,投资、出口、消费三方面都有压力。不过,我们要注意一点,2015年以前,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,2015年之后,消费增速反超投资增速。当整个经济开始下行,投资增速的下降是很快的,而消费增速的下降则相对缓慢,尽管消费的增速相比之前也有所放缓,但比起投资增速还是很快的。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还是需要靠消费,靠内需。


消费疲软的问题,不同行业还是有差异。比如,去年汽车行业的消费是下滑的,但化妆品行业、白酒行业的消费表现还是挺好。经济下行的时候,必需消费品的压力比可选消费品的压力小。

Q: 现在很多人都在讲价值投资,您理解的价值投资与别人有什么不同?价值投资与长期持有有什么关系?

童驯:现在很多人开始讲价值投资,但多数人理解的价值投资就是“买入低估值的股票并且长期持有”,在我们看来,价值投资需要具备两个核心能力,一个是对企业当下内在价值的研判能力,一个是对企业未来价值曲线走势的判断能力。价值投资要判断两个核心问题:(1)判断企业当下的内在价值;(2)判断企业未来的内在价值。


巴菲特说过:“一个公司如果不想持有十年,那么就不要持有它十分钟。”这句话估计很多人都听过,很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以为巴菲特告诉大家要长期持股,实际上这句话的深层涵义是想告诉大家,如果看不清楚一个公司未来10年大的趋势,那么根本不要去买它。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是未来现金流的贴现,如果看不清楚一个公司未来大的趋势,实际上也就判断不清楚这个公司未来大致的现金流,这意味着根本算不清楚当下的内在价值,这时候去买它就是投机,而不是投资。


真正的价值投资是非常难的、是有门槛的,不是所有投资者都能够价值投资,也不是任何行业、任何公司都适合价值投资。比如,周期性行业波动大,如果问董事长十年以后这个企业会怎么样,他可能自己都搞不清楚,因为波动太大了。还有科技行业,因为科技不断创新,其实很难看清趋势。相对而言大消费,尤其是品牌消费未来十年大的趋势是最容易看清楚,这就是我们说“价值投资,消费为王”的原因。


我们认为深入研究是价值投资的先行条件,如果没有深入研究的能力,就无从谈价值投资。所以我经常跟客户讲,我买入某某公司是价值投资,但如果你听了我的再去买这个公司就是投机。首先,因为你对这个公司的理解是不深入的;其次,你也无法跟踪这个公司。


再者,价值投资不是机械地长期持股,如果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,整个市场行情发生了大的系统性风险的时候,该减仓的还是要减仓。比如,在2008年一季度、2012年四季度,白酒行业就应该考虑减仓,2008年是金融危机带来很大的系统性风险,2012年八项规定出台,给三公消费带来重大打击。